1. 进入社会后,你谈谈对那些大学学生会的感受?
  2. 大学里独自去吃饭,去图书馆会让人觉得很丢人吗?

进入社会后,你谈谈对那些大学学生会的感受?

大学时候就对学生会有看法的人来回答下。

大学在一所985,班上30几个人

今日头条大学生活记忆,每日一记大学生活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混学生会的有3个,共同点是他们本科毕业后都读了研究生,但最后都未从政,而是继续做专业。

今日头条大学生活记忆,每日一记大学生活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个人2个男生,其中1个做到校学生会副主席;还有一个女生做到院学生会副主席,这都是一棒接一棒的,他走了给和他关系好的人。

今日头条大学生活记忆,每日一记大学生活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班上有3个人现在是公务员,他们都没混过学生会,本科时代都很一般,本科毕业就工作,最后考了公务员。

以下纯属个人感受,我是loser,大学时候很失败,对学生会有偏见。

1.学生会的,读研究生的概率大一点

2.大学里的人脉,工作以后没啥用,现在看感觉就是大学时候一帮学生装模作样的学大人

3.穷人家的孩子,大学还是别搞这些,可以好好搞点体育锻炼。

一、为啥学生会的,读研究生的概率会大

感觉有2方面原因吧。

首先,学生会的干部一般学习成绩还可以,我们学校这是普遍现象;

其次,学生会的干部,和老师的关系更好,这对考试成绩还是有帮助的,因为成绩一方面是考试,还有一方面是绩效分,实验分,有一定主观性,这点其实也挺重要的。

还有就是,和老师关系好,让他们更多的知道保研的途径,保研也不仅仅是学习好这一条路,还有参加各种竞赛,这些竞赛甚至都不一定是和所学专业有关的,如果有人带着你参加一些比赛,保研的几率大一些。

二、大学时候的人脉,以后没啥用

别说一个学校的了,就是一个班的,刚毕业的3年可能大家有感情,谁结婚了还商量着一起去,没去的还让别人带红包。不出5年,谁结婚了、谁生孩子了,跟我有毛关系啊,可能过几年后才知道,说一句,***,你都俩孩子了啊。

我们大学的群,几年都没人说话了。

人脉终究是等价交换,大学时候的所谓人脉,当时可能有点用,等到毕业了各奔东西了,没办法利益交换了,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。

三、大学时候干点啥对以后有用?

家庭条件不好的,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,我们班一个同学,家里条件不好,很实在很内向,本科其貌不扬,最后一路读书,读了研究生,读了博士,最后做了大学老师,感觉还是很不错的,穷人家的孩子就老老实实的。

要么就早点开窍,知道以后要干什么工作,要考公务员的,就早点训练,其实考公务员跟大学学习的知识一毛钱关系也没有,让大一的学生训练一年,考公务员跟玩一样。如果你认准要考公务员,大学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复习,学个几年,考到国家部委都没问题!

家里有钱的另说吧。

大学里独自去吃饭,去图书馆会让人觉得很丢人吗?

我有一个大学同学,她是因为高考失利,家庭条件也不好,复习的话,结果又是个未知数,所以选择了一个医学专科学校。

当时我们班级的大多数学生上课状态是:刷剧,打游戏,聊天,睡觉,甚至逃课。但她却从来没有错过一节课,每一节课都很认真做笔记,考试认真复习,课后时间别的同学在恋爱,她在校园一角读书,预习,复习。我觉得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用在她身上,真的一点错都没有。

她一个人读书,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去图书馆,也一个人拿下学校的国家奖学金,一个人通过了专升本的考试,去了理想中的大学,圆了她自己的大学梦。

一个人做了那么多努力,一个人默默吃了那么多苦 ,她会觉得丢人吗。我觉得不会

每天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去图书馆。这应该是一个人的独特的生活习惯,没什么丢不丢人。

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,我的一位老师是原来黄埔军校的教官。年龄大了眼睛不好,就让他打钟。每次打钟,他总是先到几分钟。一只手拿着钟绳儿,眼睛盯着手表。到了秒针走向12的时候就动手打铃。

当时老师都在一个专用的食堂吃饭。他不论去的早晚。总是打了饭以后,自己找一个僻静的地方。从来不和人攀谈,不和人结群。大家深为他的独特立行和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折服。不论是学生、老师,都十分敬重他。

一位大学生。自己去食堂吃饭。一个人去图书馆。这样势必会因不与人打过多的交道,而节约大量的时间。若把这些时间都用在学习上,用在自己研究的事业上。一定会进步更快,他所研究的事业也一定比较容易出成就。

这种我行我素的独特习惯,不但不丢人,而且对于学习大有裨益。是一个值得人效仿和学习的好习惯。这种习惯赢得的只能是人们的仰视和尊重。因而根本不是什么丢人的事。

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,或者有什么样的习惯,只要不伤害别人。不损害公共利益。只要有益于自己的学习,有益于自己将来的事业,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什么丢人的事。

习惯造就人。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。

每天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去图书馆的习惯不光不丢人,还非常值得人们借鉴和发扬光大。

绝对不丢人,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,就不会太在乎他人的看法!

回想我大学本科期间,尤其是大三那一年,除去上课,每天的规律是差不多的。

早上一个人出门去图书馆占位,然后一个人去食堂吃早餐,再回到图书馆一个人在自习室自习。除了三餐在食堂,其他时间都是一个人在自习室。晚上自习室熄灯了,才会回寝室。而那个时候寝室的兄弟们正在看流星花园或者正在联机玩星际争霸。到底哪种模式更好,我其实不太知道,但是感觉那段日子挺充实的。

在大学期间,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仍然是第一位的。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去图书馆,为什么成了丢人的事呢?这是观念上出了问题,如果形成理念,就是认知扭曲,是可怕的。

高校与职场

在大学为什么只有个别学生脱颖而出?问题就在于很多人认知扭曲。

1,大学是保险箱吗?从小学到高中12年寒窗,孩子们却是付出了很多。在应试教育背景下,孩子们只有拼尽全力一搏。考上大学是幸运的,考上名牌大学更是骄傲。遗憾的是,大多数选择了释放,要把过去没有体验过的游戏、闹剧、睡觉等等补回来。再好的教育资源,都不知道珍惜,甚至放弃。大学毕业保持了高中水平,等于是前功尽弃。大学文凭很亮丽,但现实很骨感。没有真实水平,怎么立足呢?

有实力才能登上巅峰

2,大学生应该干什么?大学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和高中前普通教育有本质区别。大学是社会的前沿,一脚在学校一脚正迈向社会。学习是自觉学习,社交已经开始。所以“一个人吃饭”是不对的。但要谨记,主要任务是学习,学习间接知识是第一位的,社会实践是第二为的;大学可以谈恋爱,但成功率很低,原因是没有实力等于没有资格;大学可以社交,同学是终身的社会资源,但能否长久维护,全靠自己的实力。所以,抓住四年学习机会,学点真才实学,是最实惠的。

3,人生要遵循春夏秋冬的规律。春天播种(学习),夏天培育(工作),秋天收获(成果),冬天休眠(老了)。但是很多人跟自己过不去,高中就开始谈恋爱,三十五六岁还找不到对象;该工作时,没有真才实学,东不成西不就;该生孩子时,要玩几年;想生孩子时,工作压力加大,父母年龄增大,孩子无人照管;更有甚者,站在年轻角度思考问题,认为不生不育最潇洒,殊不知,当不能自理时,最盼望的是亲人问候和照顾。

眨眼间,山河依旧,人已老

所以,人生很简单,没有高深的理论,只要不和自己过不去,都能想明白。靠实每个阶段的任务,一生就会一帆风顺,反之,到处都是高山险滩。

图片来自网络。